“咱们项目目前的行业标准化程度如何?有多少系统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定制系统?”
“产品何时能够实现量产?产量可以达到什么水平?”
“今年已快到年底了,对于明年来说,公司除了研发投入之外,在商业拓展方面有什么计划?”
……
这是不久前在2020(第六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中发生的一幕幕。面对最终进入决赛的22支团队,受邀担任评委的专业投资人详细深入地了解项目技术构成、商业模式、应用市场、团队人员背景等方面。22个参赛团队,个个堪称精彩,令人难忘。
作为本届海创大赛的举办地,11月下旬的厦门吸引了众多海归创业者。他们在同台比拼中展现巧思、碰撞创意,除此之外,海创大赛也为创业团队搭建了包含项目落地、融资、拓展市场等在内的合作平台。
“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11月26日上午,当楚詠焱带着参赛项目《基于77GHz毫米波雷达的高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系统》登台亮相时,立刻吸引了赛场评委们的关注。
一直以来,毫米波雷达被看作是自动驾驶的“眼睛”,是其技术中最不可或缺的传感器,有不少汽车在辅助驾驶功能中已经应用毫米波雷达,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量都非常可观。
“如今市面上做毫米波雷达的公司并不在少数,相比之下这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一位评委问道。
“首先,雷达需要实现自动驾驶所有场景的适配。我们常说,若一辆车是在没有人的路面上自动驾驶,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因为真实路面的情况非常复杂,我们要做的正是适应复杂路况的雷达。与进口的同类型产品相比,我们的成本更低,另一个更明显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提供定制化产品。”楚詠焱说。
相较于参赛项目所受到的诸多关注,楚詠焱个人特质中的内敛与低调甚至有了一种特别的反差,如同许多技术出身的创业者一样。
他所代表的南京楚航科技团队凭借88.2的高分,最终斩获本届海创大赛冠军,也是唯一一个得分超88分的参赛项目。
这家成立于2018年初的年轻海归团队,总部位于南京,如今已经历过三轮投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楚詠焱是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硕士,具有十余年在德工作经验,这所世界顶尖的理工类大学,由于在工程技术领域享有极高声誉,素有“欧洲的麻省理工”之称。同时,团队内其他几名成员也都是留德海归,具有很强的技术背景。
在楚詠焱看来,汽车行业“战场”上,只有把自己打磨得更加坚实,才能在层层淘汰过滤中战到最后,团队的海外学习与汽车行业从业经验,也能够为领域内创业如何避“坑”、如何用好“跳板”提供参考。“参加海创大赛,不仅给了海归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海归结交创业伙伴搭建了平台。”楚詠焱说。
“具有技术创新性很重要”
“新型隧道荷载智能调节装置致力于解决隧道工程的三大问题:一是二衬混凝土开裂和掉块、隧道结构渗漏水等;二是在建隧道支护结构开裂、局部失效引起的坍塌;三是在建隧道造价和运营隧道养护费用高。”宁波朗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国刚介绍说,他是北京交通大学地下工程专业博士,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交流学习。
得知这款自主研发、自有知识产权的荷载调节机器人已在浙江、广西等地一些隧道投入使用后,这支团队同样给在场许多投资人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土木行业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可能不在风口,进化很慢,我们希望可以借助海创大赛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产品与技术,为土木行业解决质量安全与造价方面的一些问题。”应国刚说。
事实上,技术优势正是海归团队能否获得评委青睐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是项目的技术壁垒的高度,具有技术创新性很重要;二是项目产品所切入的市场是否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三是团队素质,团队的优秀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的优秀程度,因此我们也非常看重团队成员的从业背景和经历。”当谈及自己的评判标准时,本届大赛评委之一、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股权投资部总经理万霏如是说。
除了技术、市场和团队之外,创业团队如果能与投资公司之间实现双向赋能,往往也会成为自身的重要加分项。“近年来,我们发力新基建产业投资,助力国家数字化转型发展,对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轨交、高端制造等方向尤为看重。”万霏表示,创业团队项目方向与投资公司契合度高,无疑也会在比赛中获得更多投资人的关注。
“项目成熟度也越来越高”
云投汇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董刚见证了海创大赛从2015年至今6年来的发展,他担任前三届比赛评委,从第四届开始成为比赛主持人。
董刚记得,自己在参与前几届海创大赛时,有些团队的路演完成度并不高,甚至还需要主持人从旁提示。但如今,不仅团队越来越成熟,“项目成熟度也越来越高。”
“之前有一些海归参赛项目还处于刚刚走出实验室阶段,或者只具备理论基础,现在则有众多成熟项目,有的还拿过好几轮融资。”董刚表示,伴随着赛事发展,评委也越来越专业,现在还吸引了不少一线创投机构参与,“这也说明比赛关注度更高。对于投资而言,通过大赛来筛选优质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本届海创大赛评委来自财通创新、复星资本、华泰创新、华软资本、中科开发、中留联创、杉杉创投等7家创投机构,通过比赛表现,不少海归团队赢得了评委浓厚的投资兴趣。
上海栈略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专注于健康险风险领域的保险科技公司,创始团队成员来自硅谷科技公司,具有美国塔夫茨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等名校留学背景。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数据驱动为出发点,栈略数据打造出了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和进化式机器学习系统的一体化健康险服务平台,可以解决保险业中存在的社保欺诈、理赔与核保效率低下以及保险产品设计单一等问题。
“我们参与创业大赛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了解如今不同行业的发力方向,我们的创业重点在于数据,有诸多方面可以‘跨界结合’。通过此次比赛,我们的确与其他一些获奖企业找到了合作契机。”栈略数据大湾区事业部总经理古百川说。
本届海创大赛共有621个海归项目团队符合参赛条件,138个项目团队入围复赛,涉及自动驾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科技领域。而在前五届大赛151个入围决赛的项目中,已有70余个项目获得投资及各类支持,累计超过20亿元。
延伸阅读
第21届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年会在厦门召开
11月27日,以“新时代、新趋势、新作为”为主题的第21届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年会在厦门召开。会上举行了第三批“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授牌仪式和“2020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颁奖仪式。目前,孵化该基地共分三批评价授牌48家单位,企业评选活动已举办十届,累计表彰484家企业。
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闫小培发表讲话,希望留创园能把握住疫情带来的“人才机遇窗口”“产业机遇窗口”和“变革机遇窗口”,加大力度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助推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能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年会还发布了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与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制的《2020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竞争力报告》。该报告显示,前两批评价的41家孵化基地分布在全国20个省区市,在园留创企业近2900家、吸引留学人员6000余人,累计孵化留创企业近15000家,培育引进国家和省市各级创业人才数千名,在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等方面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02日 第10 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孙亚慧
编辑:江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