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听海归新闻人讲述——地球不爆炸 我们不休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吴鹏娟 编辑:江昌法 2020-11-26 09:45:30
时刻新闻
—分享—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休假!”常常有媒体人拿这句话来调侃自己日常的工作状态,风里雨里,严冬酷暑,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新闻工作人的影子。第21个“记者节”刚过不久,对于新闻人来说,工作就是过节的方式,他们从未停下忙碌的脚步。

对于新闻媒体从业者而言,一段难忘的留学时光是积累学识、增长见识的好机会。海外留学的时光中,他们有不少难忘故事;回国从事新闻工作后,他们又有了许多暖心时刻。今天,就来听听两位海归媒体人的故事。

传递更多中国声音

2017年初,王逢天作为交换生前往荷兰学习半年。如今在北京一家出版单位从事编辑工作的她,对那段海外留学经历印象深刻。在王逢天看来,海外留学让她拥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和看问题的多元角度,也培养了更为开放包容的心态。

谈起荷兰留学生活,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荷兰社会与文化”的课堂上,教授讲到了荷兰的国歌,等到互动环节时,王逢天和其他几名中国留学生一起,唱起了中国国歌。“远在异国的我们,当时心中的家国情怀汹涌澎湃,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王逢天回忆道。

蒙古族姑娘阿艺思,曾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学习国际媒体与传播专业,现就职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是草原频道的新媒体编辑兼记者。

英国课堂上的一节语言课曾经让她难以释怀。当时,授课老师拿BBC一条有关中国商品质量的新闻举例,对中国产品颇有微词。阿艺思与班上其他中国留学生与老师展开了激烈辩论,虽然老师最终并未被说服,但这件事却让阿艺思深刻地意识到媒体报道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如果媒体报道不够客观,就会因此影响受众对于一件事的看法。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理解片面,与当地媒体的不客观全面的报道有关。那时我就想,如果以后我从事媒体工作,一定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去,让更多外国人看到我们发展的成果。”阿艺思说。

点滴之中有收获

正式入职后,阿艺思认识到,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尤其像她负责报道的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外国人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工作是对外展示更多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习俗,我觉得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阿艺思说。

工作即将满3年,在阿艺思看来,这份工作令她留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自己身旁有许多了不起的搭档。阿艺思接触过很多摄影家协会里的老先生,他们喜欢无偿为阿艺思提供自己拍摄的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份认真与热爱。

对于王逢天来说,自己喜欢编辑工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可以接触和了解到更多领域。她最近正在准备一个与科学家精神有关的展览,出于布展需要,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了许多科学家的生平与感人故事,也同一些科学家的亲属有过接触。“在布展过程中,我从科学家身上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能够激励青年人向前的精神,他们是真正的榜样。这特别令人感动,也让我看到了这份工作深层次的意义。”王逢天说。

热爱与坚守是不变初衷

“11月8日记者节当天我们仍在发稿,想选题、写稿子,并没有休息。”阿艺思说。正如每一位一线新闻工作者一样,他们永远那么忙碌,又那么充满激情。

在基层采访时,阿艺思碰到过不少媒体同行,“每一位都对这份工作极具热爱”是她最大的感触。“在内蒙古,夏天热得大汗淋漓,冬天却又是寒冷刺骨,有时候连我这个蒙古族都会受不了,但很多同行却任劳任怨,工作积极性仍然很高。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当然,新闻人除了要拥有一份热爱,还要有一份坚守。王逢天说,新闻是一份非常有使命感的职业,写的文章要有自己的态度。

对于新闻人来说,对待手中的笔和镜头要慎之又慎,因为文章和图片所承载的重量可能远超想象。因为它们既能给人带去荣誉,但一些未完全核实真相的负面报道,也可能给当事人带去不可预知的麻烦。“时刻清醒,也要时刻警惕不管做什么类型的报道,都要尽量客观,要对每一个字负责,这是新闻人的责任。我希望自己永远有底线,也永远有温度。”王逢天说。(吴鹏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25日 第10 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吴鹏娟

编辑:江昌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