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进事迹丨谭蔚泓:精准杀死癌细胞造福癌症患者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聂伊岑 2019-11-25 08:45:2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在湖南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进程中,侨联事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改革开放事业同向同行。全省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积极参与湖南引资、引技、引智活动,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事迹。红网时刻特开辟【先进事迹】栏目,展现先进人物风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timg.jpg

中科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谭蔚泓致力攻克癌细胞。

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长沙报道

2018年,中国每一分钟就有超过5人死于癌症。病人大部分死于化疗后产生的副作用,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了其他细胞。

建设健康中国,中国就得有自己的药,尤其是性命攸关的抗癌药。中科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谭蔚泓30年致力攻克癌细胞,他的梦想是用精准的药物对抗疾病,专杀癌细胞,造福癌症患者。

致力攻克癌症这一世界性难题

谭蔚泓老家在益阳,读完高中后,成为一名知青下乡务农。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谭蔚泓原本只是给姐姐做陪考,却考进了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谭蔚泓到中科院读了硕士,又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读了博士,成为佛罗里达大学的杰出教授。

1993年,谭蔚泓敏锐地感知到中国发展科学的热度。他决定回到祖国,致力攻克癌症这一世界性难题。

2009年,谭蔚泓回国组建了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出任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这一年年底,以“核酸适配体及生物医学应用”为主题的第365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此后,国家各部委给予核酸适体领域研究大力支持。

2009年6月,谭蔚泓的母亲被确诊白血病,就在他回国前,母亲过世了。这也更加坚定了谭蔚泓在生物医学这个领域里努力的决心。

“1996年,我觉得在美国能做我在中国不能做的事;2011年以后,我觉得在中国能做我在美国不能做的事。”谭蔚泓说。

回国10年,谭蔚泓将核酸适体从基础研究推向应用研究,癌细胞在“进化”,药物也要革新。和癌症斗争就像“海边建沙堡”,每一次建好后往往又会推倒重来,谭蔚泓就这样一次次在除旧革新中寻求突破。

谭蔚泓介绍,目前团队已经在核酸适体里面,完成了三个药的安全评价,并且已经在做相关的临床实验。

“我们可以用核酸适体,更灵敏地检测到在我们的血液样本里面有没有癌细胞。”谭蔚泓说,团队现在在把这个研究真正推动到医院里面与医生紧密结合,以病人为对象来推动核酸适体在临床方面的应用。用核酸适体精准地寻找癌细胞并准确地把药物打到癌细胞上,这样既能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还能降低毒副作用。

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助力湖南建设

精准抗癌,不准就意味着死亡。近年来,谭蔚泓带领团队做的就是要寻找一种“聪明”分子,既能杀死癌细胞又不误伤正常细胞。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他们研究抗癌靶向药就如同要历经千辛万苦找到那一把可以开锁的钥匙。

“Work Hard, Work Smart, Work Together, Be Happy。”在谭蔚泓实验室的墙上,印有这样一段英文,意思是勤奋工作,聪明工作,团队合作,做快乐人。

在担任湖南大学副校长这些年来,谭蔚泓无论多忙,总会花时间与学生们聊天,参加学生答辩,与学生的谈话记录就有300多页纸。他说,既然答应收学生,就得负责,这也是对这项研究的未来负责。

“科研需要日积月累,但是谁也没有办法告诉你怎么去产生一个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只会给那些真正辛勤劳作的人。”谭蔚泓说。

从国外归来多年,谭蔚泓一直心系湖南发展。他认为,湖南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人才是支撑湖南省核心竞争力的“筋骨”和“肌肉”,湖南要继续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的科技人才投身湖南建设。在湘和湘籍院士可以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先锋作用,发挥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助力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聂伊岑

本文为湘侨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q.rednet.cn/content/2019/11/25/62570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