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钟挺华:一名老归侨的大爱人生

来源:红网 作者:刘刚 编辑:聂伊岑 2019-10-24 10:25:05
时刻新闻
—分享—

????_20191024084740.marked.jpg

钟挺华给受他资助的贫困生写“家书。

????_20191024084747.marked.jpg

东安二小图书馆,钟挺华与孩子们一起阅读雷锋书籍。

????_20191024084753.marked.jpg

钟挺华教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操。

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刚 永州报道

“遵从父亲的遗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

8月21日上午,归国华侨、“中国好人”钟挺华遗体捐赠仪式在湖南省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实验实训中心举行,其子钟东述说着父亲最后的心愿。

依照老人的遗愿,捐赠仪式现场没有花圈礼炮,仪式从简,肃穆安静,来自各行各业的200余名群众自发前来为其送行。

湖南省侨联专门发来唁电:“钟挺华先生热心公益、无私奉献,遗嘱将个人遗体捐赠进行医学研究,精神可嘉……”

新华社、人民网、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湖南日报、红网、永州新闻联播、永州日报等媒体纷纷进行了宣传报道。

同一天,一条“那个点灯的人走了……”的微信刷爆朋友圈。

是什么让一位老人溘然长逝后引发社会各界的怀念追思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追寻钟挺华的足迹,了解越深,越被他的事迹感动。他用爱、用情、用心谱写了一曲“大爱人生”的壮丽诗篇。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党恩”的庄严承诺。这位老人,足以让我们尊重和缅怀;他的精神,也足以让我们传承。

莫道桑榆晚

33年前,钟挺华从工作岗位上离休。对他来说,年龄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阻碍。离休后,他没有顾及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而是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弘扬雷锋精神等慈善志愿服务事业中。

他先后组建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和3个助学基金会,资助800余名贫困学生;节衣缩食为46所中小学校捐赠雷锋铜像,开通“雷锋新花之乡”网站,编写图文长卷《雷锋塑像闪金光》,组建雷锋车队,设立雷锋班级,带动3万余志愿者学雷锋、做好事;首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示操,在东安县各中小学校推广普及。

他的事迹先后被湖南日报、新浪网、网易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国内数十家权威媒体网站登载,被誉为“东安活雷锋”“全职助学义工”“全能助学志愿者”。2014年11月,他被湖南省侨联评选为“湖南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和“湘籍侨界十大杰出人物”。2015年1月,被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获评“助人为乐好人”。2017年1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2018年8月,被中国侨联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33年来,他的晚年生活,像一坛陈年老窖,越老越浓香,永远在传递正能量。他始终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去感动他人,引导他人。在他生命倒计时的几年里,老人依旧为传承雷锋精神四处奔走,为贫困学子送去助学金,编写倡导青少年遵纪守法的快板诗、顺口溜。

“一个人只有一生,这一生最多不过一百二十岁,但延长生命的法宝是什么呢?就是以一颗慈善之心去温暖他人……”钟挺华如是说。

这个耄耋老人以奔跑的姿态,一直在奉献不止的路上。

不忘初心记党恩

祖籍广东省蕉岭县的钟挺华,1930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1934年回国,1949年6月参加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边区游击队,1958年到东安县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从东安县委宣传部离休,是东安县第一届归侨侨眷联合会副主席、东安县政协第一届常委。

钟挺华的家位于东安县的老城区,一幢八十年代的老旧房屋,只有六七十平方米,家里的家具早已磨去了棱角。因为摆满雷锋像章、报刊书籍,家里显得非常狭小。事实上,以他的离休待遇,他完全有能力改善居住条件,但他没有。

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很苛刻的老人,在他离休后的几十年,几乎是倾尽所有,将自己的时间、精力,还有物质全部奉献给了社会。

2002年以来,钟挺华省吃俭用,相继在东安县芦洪市镇中心小学和广东蕉岭县新铺两所小学发起创办3个助学基金会,其中他个人出资11万余元,累计资助800名贫困学生。

他创办的助学基金会坚持以思想互助、以爱育爱为原则,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文体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组织编印发放8期2400份奥运宣传资料,组织孩子们开展奥运知识抢答赛、奥运图标制作赛、奥运长卷签名等多项活动,让农村孩子也有机会睁眼看世界,接触外面的精彩。

为帮助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10多年来,他给受资助的学生写了400多封“家书”,赠送学习资料、贺卡等8000余份。孩子们也始终记着敬爱的钟爷爷,给他回信100余封,寄来相片、手抄报、贺卡等600多件。

在他的爱心感召下,他成立助学基金会的几所学校,同学们在接受爱心的同时,也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自2006年以来,分别建立了幸运儿爱心基金会,参与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爱的洗礼和熏陶,爱心的火炬得到心手相传。

在钟挺华的生活中,奉献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2013年东安县捐资助学慈善晚会上,83岁高龄的他慷慨解囊,当场捐款16200元。2014年以来,他组织了3次“高龄志愿者集体生日花宴”,累计147名70岁以上的志愿者和县城二小、舜德学校的学生一起欢庆生日,并现场捐赠2600元。

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三个月,这个可敬的老人,仍将生活中节俭下来的3000元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向贫困户捐款6000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在离世前住院时,工资卡上仅剩下83元。

老伴唐庚妹说:“每月8000多元工资的他,每个月只留1500元生活费,他把节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帮助大家”。

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有多少人能相信这是真实的存在。

2019年4月8日,永州市侨联负责人走访慰问钟挺华,并向他送达“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证书。看着手捧荣誉证书高兴得像个小孩的老人,问道:“您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积蓄,是什么支撑着您这样做?”

他笑着说:“我出生在国外,从小回到国内。在我19岁的时候是共产党带领我参加革命,帮助我学到了文化知识,我一直都记在心里。现在我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也是对党的一种报答,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一切都值得。钟挺华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长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党恩”的共产党员情怀。

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在千方百计关爱和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时候,钟挺华发现,潜移默化的熏陶很重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于是,他决定成立志愿者服务组织带动社会各界学雷锋,传承雷锋精神。

2010年,钟挺华与8位爱心人士倡议成立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

在筹备阶段,年已80的他全然不顾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的困扰,踩着单车、挤着公交,奔走穿梭在各个单位和社区,为爱心事业寻求志同道合者的热心帮助,寻求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寻求爱心人士的理解参与。他编写、印发4000多份宣传资料,自编了志愿者之歌。

在他的努力下,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于2011年9月正式成立,钟挺华被选为名誉副理事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钟挺华的带动下,现在,这个永州市第一家县级志愿者服务组织注册会员3万多人,并在进一步发展壮大。

东安县77岁的退休教师贺新华,担任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副秘书长,他省吃俭用捐资助学6万多元。县人民医院退休医生李楚民先后为贫困生捐款10多万元。在东安县城打工的莫钟科,经常放下手中的工作,参加学雷锋活动。

他还策划在全县中小学校捐建雷锋雕像,让雷锋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2013年6月,钟挺华向东安县大盛中学捐赠第一座雷锋雕像。他不辞辛苦,经常坐3个多小时班车来到学校,给孩子们讲雷锋故事,组织学雷锋活动。

时任大盛中学校长唐辉说:“润物无声,孩子们都自觉用雷锋精神来指导学习、生活。” 2013年以来,在钟挺华的指导下,大盛中学每月开展学雷锋活动,成立了帮助贫困生的雷锋爱心基金,学校没有一名适龄儿童辍学。

唐辉离开大盛中学后,先后担任该县川岩乡学校、花桥镇学校校长,每到一处,他都成立雷锋爱心基金,组建学雷锋志愿者团队。

到离世前,钟挺华先后向全县中小学校捐赠46座雷锋雕像,所需资金26万元均由他个人承担。他还两次共出资1.5万余元,组织6所中小学校校长及41名优秀学生赴望城雷锋纪念馆和韶山毛主席故居参观学习。

钟挺华经常带领大家围绕“学雷锋,做好事,暖人心”开展系列主题活动。2015年7月,钟挺华在组织学雷锋活动时,不慎被汽车撞倒。住院20多天,他仍坚持编写宣传资料,组织征文活动。

在他的倡导下,县里成立了雷锋车队、雷锋班级,开通了“雷锋新花之乡”网站,编印《雷锋新花之乡》刊物4000余份。

如今,很多受到钟挺华影响的人,都自觉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播者。

东安县教育局干部蒋礼智,在自己的私家车前窗玻璃旁,插上一张“东安县雷锋车队”小牌匾。在上班、回家的路上,只要见到有人等车,他都会停下来,义务载上一段路程。

蒋礼智说:“同事们说我是钟挺华的接班人,其实,他的接班人有3万多人。”

201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钟挺华立即奔走学校、社区、单位,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6月,钟挺华到东安县井头圩镇学校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看到同学们正在做课间操,顿时受到启发,萌生了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小学生课间操中去的想法。

在东安县人民医院80岁退休医生李楚民的鼎力支持下,钟挺华等人经过多方摸索探讨,历时3个月编创了一套12节“核心价值演示操”,运用生动的体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编成演示操,为广大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材。

钟挺华介绍,这套操的设计动作易学易记,既符合中小学生理解能力,又能锻炼身体。如:把手往上举,寓意蒸蒸日上,表达“富强”;两手展开平直像个天平,表达“公正”;两个人拍手,转身跟其他同伴拍手,表达“友善”……

2019年5月,全县中小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操比赛在东安县举行,这套集健身、健美、教育于一体的学生操在各个学校日益得到普及。

钟挺华说,学雷锋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立足长远。2018年,钟挺华在县里的支持下,在东安县舜德学校成立了钟挺华党员学雷锋工作室。他经常拄着拐杖来到工作室,与大家交流学雷锋体会。

他还在东安县第一完全小学开办了教师博物馆,在东安县第三完全小学开办了家庭博物馆,呼吁全社会更加尊师重教,重视家庭亲情教育。

“雷锋精神是我一辈子的信仰。只要我活着还能动,有一口气在,我就一直干下去。”

这是钟挺华传承雷锋精神的心声,也是他的誓言。

把骨髓里的爱都献给社会

“我当过兵,是雷锋同志的战友,我要向战友学习,把骨髓里的爱都奉献给社会!”

2014年,钟挺华给家人和东安县委宣传部留书,并向永州市红十字会表达去世后捐献遗体用于研究的意愿。2019年7月18日,钟挺华因病住院,几度失去意识。7月31日,钟挺华老人意识好转,便强烈要求在病房里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8月18日晚23时,钟挺华老人安详离开人间。

“父亲,我们完成您的遗愿,让您的爱在医学事业中传递和延续。”钟挺华女儿钟红含泪说道。

“自愿捐献的遗体都是医学生解剖课堂上“无声”的老师,是铺筑医学进步的阶梯。”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国春说,遗体捐献是一项奉献大爱的人道事业,对于服务医学教育和科研,救助器官衰竭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6月13日,《湖南日报》曾刊发报道钟挺华老人的深读《把骨髓里的爱都奉献给社会——东安县89岁离休干部钟挺华传承雷锋精神的故事》。如今,钟挺华实践自己的诺言,把最后一份爱捐献给了社会。

“我们将接过钟老学雷锋做好事的这面大旗,从关爱出发,去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东安志愿者服务促进会副秘书长贺新华说,虽然钟老离开了,但钟老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是志愿者前行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刘刚

编辑:聂伊岑

本文为湘侨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q.rednet.cn/content/2019/10/23/61484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