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侨批纸短越山海 家国情长传百年
2024-05-23 09:00:35 字号:

广东省汕头市是中国著名侨乡,侨胞遍布全球。百余年前,潮汕先民乘坐红头船“过番”(出国谋生),并时常通过民间渠道将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在内的汇款凭证寄回国内,这一封封寄托着家国情的侨批成为研究近代华侨史的珍贵档案。潮汕大地也由此承载了丰富的侨批文化传统。

当下,汕头与海内外华侨华人的交流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侨胞投身汕头经济社会建设,侨批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传播。

百年侨乡孕育侨批文化

矗立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的汕头侨批文物馆是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开馆20年来,它为大众了解老一辈潮汕侨胞艰苦卓绝的创业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当年四处漂泊的游子,在海外辛勤劳作后会将积攒的血汗钱委托回国的亲友、同乡带回家,以尽赡养长辈、妻儿的义务。在那个金融邮政机构尚不完善的年代,“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应运而生。

在汕头侨批文物馆的展品中可以看到,早期的侨批批封与今天的普通信封大小相似,居中为一红色长条。红条上用毛笔写着收信人姓名,右侧是收信人地址,左下是寄信人地址、姓名,左上则注明了汇款的币种和数额。一封惜墨如金的侨批写着“人在银二”,向家人报平安并告知所寄回的钱款金额。

据统计,1931年后,有40%至50%的潮汕家庭是靠侨批生活的,因此潮汕有“食侨批”“食番批”的说法。侨批在潮汕地区起到了赡养眷属、投资兴业、公益慈善的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撑了汕头的经济发展。直到现在,海外侨胞仍然心念故乡,为汕头的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一封封侨批,是海外侨胞艰苦奋斗支持家乡的历史见证,也是汕头因“侨”而兴的宝贵文献。侨批已成历史,侨胞对家乡的支持从未停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汕头侨批文物馆也承担起了讲述历史、教育后代的使命,吸引着市民游客参观学习,传承侨批文化。

抢救修复侨批相关文物

侨批肇端于民间,真实地反映了华侨与眷属特有的精神与感情,是研究潮汕近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档案文献,已先后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

近年来,为做好侨批保护,各方不遗余力。汕头市多措并举做好侨批档案保护工作,进一步凝聚海外华侨华人力量,提升全社会对侨批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政府部门在制度、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侨批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不少民间收藏家备受鼓舞,纷纷加入了侨批捐赠的行列;许多批局经营者后代回到自己的老宅,翻箱倒柜找出遗存下来的与侨批相关的文物,并将其捐赠出来;不少侨眷也主动站出来,配合相关单位,通过口述等方式将家族先辈“过番”的历史录制成影像资料保存下来;诸多侨批文化研究者也在加大侨批的征集、修复、数字化和研究等工作。

自2020年10月以来,汕头市档案馆相继接收了侨批经营者后人、民间侨批收藏家捐赠的侨批原件、相关文物、批局工作设备、侨批总包封、华侨银行汇款票据等实物物件。其中,汕头市荣誉市民马娅、麦琳琳遵循麦保尔遗愿,先后两次向汕头无偿捐赠侨批达4.8万余封。截至2023年2月,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原件馆藏量已达8.6万封。同时,汕头市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侨批档案抢救修复,加强侨批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对3万件破损较严重的侨批原件进行了抢救修复,将新增加的侨批档案近5万件纳入“侨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采取著录。目前,全部馆藏侨批已完成了数字化处理,整个数据库共有侨批档案数字化副本约14万件。

以侨批凝聚发展“侨”动能

从一封封侨批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海外侨胞心系家国、百折不挠、笃诚守信、言出必行、勇于开拓、崇文重教等高尚品格。它们跨越山海,流传百年。汕头作为著名侨乡,正致力于把侨批打造成筑牢华侨“根、魂、梦”的精神符号,凝聚起新时代发展的“侨”动能,不断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

近年来,汕头市密集开展与海外侨胞特别是重点侨领侨商的“面对面”联谊交往,不断扩大海外朋友圈:来自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团组来汕考察、开展交流活动;2023年9月,“侨”助高质量发展行动暨国际潮团总会2023年度会员大会在汕头举行,超过300名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潮汕侨商、侨领相聚汕头。

2023年,汕头“侨批出海计划”外宣项目入选“2023‘一带一路’建设案例”。汕头市政府新闻办联动侨务、档案馆、外宣媒体,充分发挥侨乡文化、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侨批为载体,开展“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侨批叙乡情——侨宣讲”“丝路来信——全球同写平安批”等主题外宣活动,打造具有汕头特色的“侨”文化传播品牌,促成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的对外交流,彰显了新时代侨乡汕头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和精神风采。

当下,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汕头市以高水平筹办国际潮团、潮商“两大盛会”为契机,持续发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全力塑造侨乡发展新优势。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唐一歌)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聂伊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