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位“洋北漂”的中国教师梦
2024-09-26 09:37:04 字号:

美国青年来中国当老师 在中国结识尼日利亚籍妻子

一位“洋北漂”的中国教师梦

11年前,身为美国记者的Bello来到中国,很快便喜欢上了这个大洋彼岸的国度。11年后,当机会来临,他又毅然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

如今,中文名为“王北路”的他,在中国完成了学业,并成为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外教之一。他身材高大、文质彬彬,西方人独特的幽默感更是让他深受学生们和同事们的喜爱。

他会和孩子们一同跳起非洲部落的狂热舞蹈,一起穿上中国古代的书生服饰;有的学生会选择用学习“积分”换取和他共进午餐的机会;还有学生会把他的线上口语课投屏到家中的大屏幕上,与家人一起像看电影一样欣赏……Bello说,他切身感觉到,教师在中国是一个备受尊重的职业。他喜欢教育,希望能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希望自己能影响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孩子。

美国记者来中国“解惑” 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

做教师是Bello儿时的梦想,但他从未想过,这个梦想会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实现。

今年36岁的Bello Galadanchi出生在美国,2011年他从知名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记者。

在做媒体记者的三年多时间里,Bello的目光开始投向世界,他关注到了很多国家,有他祖籍的非洲大陆,也有遥远的大洋彼岸。他对美国之外的各个国家的文化和生活萌生了兴趣。对于一个走出大学校园不久的美国青年来说,他很好奇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那段时间,美国媒体对中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这引起了Bello的注意。“我觉得很奇怪,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很好,又很安全,那还有什么东西(要)被质疑?”

带着这份职业记者的敏感,Bello决定到中国看一看。2013年,他来到中国旅游,去了古都南京,他在南京逛了很多古建筑,通过六朝古都触碰中国的历史。他发觉,这里和美国媒体报道的不太一样,这里的人民很热情,生活很安逸,经济发展得很好,他很喜欢这里的生活状态。

这一趟中国行给Bello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那之后,他很希望能走出美国,学习更多的语言,了解更多的文化,而中国就是他向往的一个地方。于是他心中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如果有机会去中国生活的话,为什么不呢?”

恰好当时浙江师范大学有对外的MBA课程,于是,他决定告别家乡,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他放弃了原本的工作,再一次坐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的航班,开始了在中国的求学之路。

在中国成为一名教师 实现了儿时梦想

想离开自己的家乡,总是有些艰难的。Bello的妈妈当时就提出了反对意见。“No!No!No!” Bello用夸张的语气学着母亲当时的口吻说。妈妈觉得儿子在美国有不错的工作、不错的地位,为什么要去中国上学?

为了能做通妈妈的思想工作,Bello找来了妈妈的一个朋友,那是一位大学教授,通过他的劝解,Bello妈妈算是暂时接受了儿子的想法。

Bello在中国开始学业后,曾经把妈妈接到中国来,当他的妈妈身临其境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时,她发现中国跟她想象得不一样。

现在,Bello的妈妈已经爱上了中国,她觉得这里有很多工作机会,最重要的是很安全,即便Bello在中国两三周不与家里联系,她也不会很担心。就冲着这份安全,妈妈也支持Bello在中国工作生活。“因为只要不待在身边,母亲担忧的永远是孩子的安全。”Bello说。

在浙江师范大学读完MBA课程后,Bello又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现在Bello很喜欢别人称呼他“Doctor”,他很看重自己的教育博士身份,因为他喜欢教育,他儿时的梦想就是当老师。

选择读教育学并当一名老师,对于Bello来说是个偶然。当Bello还在浙江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有很多中国的同学想去外国读书,需要准备雅思等语言考试,于是就有同学找到Bello,希望他能帮忙补习英文。Bello就成为了这些中国同学的语言老师,在给同学们补习的过程中,Bello竟意外找到了当老师的成就感,也唤起了他儿时的梦想——当老师。

于是,2015年拿到教育学博士学位后,他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北京,并顺利进入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任教。

在中国专职当老师 结识了尼日利亚籍妻子

在专职当老师的这段时间里,Bello的人生发生了变化,他不仅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还结识了现在的爱人。

他的妻子是尼日利亚人,是中国的文化把相距如此之远的两人联系到了一起。起初,Bello的妻子很喜欢中国的网络电影和电视剧,但“煲剧”的时候总需要外文字幕帮助,于是,她想学习中文,方便自己“煲剧”。恰好,当时她的叔叔看到Bello在网上跟朋友介绍中国、教朋友学中文,便把Bello推荐给她。就这样,两个人相知相恋,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2022年,Bello和妻子在美国成婚,之后夫妻俩再次携手来到中国,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孩子,一家人都在中国生活。

由于孩子还小,Bello的妻子目前还没有正式工作,但她的生活却很充实,她在网络上成了一名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网红,她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中国游玩。

Bello很喜欢把妻子的视频推广给自己的朋友们,提起妻子的视频内容,他会主动掏出手机分享,连连说着:“来来,给你们看看”。

视频中,Bello的妻子穿着中国的传统服饰或少数民族服饰在景山、故宫、长城等景点给网友们介绍中国。她侃侃而谈,落落大方地介绍着与中国有关的一切,比如筷子怎么用,中国茶是什么味道,中国服饰为什么是这个样式……

这两年,Bello的妻子走过了中国的很多地方,有北方的胡同,有南方的水镇,有庙宇道观,还有皇家园林,她的视频也收获了数以千计的评论和转发,很多外国网友在她的推荐下,来到中国旅游,并且爱上了这里。

连二十一世纪学校的老师也连连称赞道,“Bello的太太特别漂亮,她穿上那种颜色鲜艳的中国服饰,变得更加美丽了。”

Bello一家人现在已经基本习惯了中国的生活,习惯了用筷子品尝中国美食,一家人都很喜欢吃火锅、麻辣烫、烤鸭,唯一吃不惯的就是臭豆腐。“我知道很好吃,但闻起来太臭了。” Bello捂着鼻子说。

有专属教师的节日 中国人很尊重老师、尊重教育

现在,Bello在北京二十一世纪学校担任外教班主任,生物工程专业出身的他除了担任科学课教学外,还教孩子们英语、阅读、文学。

根据学校的规定,各班老师的办公桌就设在班级内,每天Bello都会在班级里办公,这让他能够与学生们更近距离接触。下课后,有的学生会主动过来和他交流,提出课程上的问题,或者仅仅是跟他聊聊天,放松一下。

无论是与同事,还是与学生们交流时,Bello都是既认真又放松的,他会随手拿着本子记录下对方说到的关键点,同时也会用西方人特有的、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所以,孩子们普遍反映,跟Bello交流的效率很高,也没什么压力。

Bello会认真地准备每一节课,哪怕是网课也不例外。他会穿戴得整整齐齐,端正地坐在屏幕前。他觉得,学生在家上网课,更需要老师给的仪式感。而且网课的背后往往不只是一个学生,而是一家人在关注,所以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只有自己尊重教师这个工作,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

Bello说,从自己在中国担任老师的经历看,教师这一职业在中国比在美国的地位更高,学生和家长都尊重老师,整个社会的文化也尊重老师,所以如果让他现在回到美国,他可能不会再从事教师职业。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老子、孔子,他们都是很伟大的教育家。中国人很尊重老师,把老师称作‘园丁’,比喻成‘蜡烛’,还专门有教师的节日,中国也有很多孩子希望成为老师。”Bello还直言不讳地说,“我在中国当老师可以拿到很不错的工资,我可以省下更多的钱给妈妈,让弟弟妹妹过上更好的生活。”

希望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传播到更大的范围

Bello觉得,中西方的教育的确存在差异。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他发现中国的家长和孩子目标很明确,来学校读书的目的很统一,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这让老师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更好地投入教学,可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Bello发现中国的教育工作很务实,每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自己的事情,就连学校的领导也是如此,他们按时到校,处理学校里的各种问题,一步步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他和校领导在沟通时没有压力,能够感受到领导和教职员工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出色,所以沟通的效率很高,工作任务执行得也十分顺畅。

在Bello眼中,如果一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的话,问题并不是来自孩子自身,因为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有一些中国孩子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他们受到了不少的宠爱,由此导致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家庭的问题,我们老师要像医生一样有耐心,去给有问题的孩子找到表现他们特长的机会。我的任务就是让每个孩子一起进步,天天开心,喜欢学习。”

在中国读书任教已经将近9年的时间,Bello基本上能掌握中文的口语,所以每次家长开放日的时候,家长们都会主动找到他询问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些家长会请Bello当翻译,帮助他们和别的外教交流。如果遇到一些难理解的词语,Bello还会掏出手机用翻译软件帮忙翻译给家长,让家长更清晰其他外教老师反馈的信息。

在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Bello也积累了一些技巧,他会很谨慎地提出孩子的问题,让家长觉得孩子大体上还是优秀的,只需要在一些小地方去改变。

现在,Bello已经算是学校外教中的“老教师”,是年级外教组的组长,负责其他四位外教老师的管理工作,并帮助他们适应中国的生活。同时,他还会帮助新来的外教老师下载外卖、导航、网购等App软件,教他们怎么使用共享单车,怎么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怎么用手机支付,给他们介绍北京的生活,传授他们与家长和学生沟通的技巧,还会点评他们的课堂教学,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能力。

Bello说,他越来越喜欢孩子,喜欢教师岗位,喜欢在中国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想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传播到更大的范围。

由于自己和妻子都是非洲裔,Bello还很关注非洲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他已经开始通过互联网帮助这些国家的学生,还希望在未来能够创办一个慈善机构,把书籍和教学资源送到第三世界的国家和贫困地区,让那里的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在他看来,教育是没有国界的。

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实习生 刘程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聂伊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