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首批留华美国学生安明远的语言文化之旅:中国文化陪伴我的一生
2021-11-26 10:01:57 字号:

新华社华盛顿11月24日电 通讯:“中国文化陪伴我的一生”——首批留华美国学生安明远的中国语言文化之旅

新华社记者杨士龙 胡友松

美国人斯蒂芬·阿利(中文名安明远)今年70岁了,他的中国语言文化之旅可以用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安明远是华盛顿特区弗利尔美术馆和阿瑟·姆·萨克勒美术馆主管中国书画的副馆长。日前,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几乎可以阅读所有汉语文本,也能辨别各种风格的笔迹,因为在馆里我需要译解题跋、书法作品和藏家印章。”

“我专心研究绘画和书法的技巧,摹写画作上的文字,添加标点、翻译和注释。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种生活。事实上,中国文化陪伴我的一生,这种感觉太美妙了。”安明远说。

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贯穿安明远的一生。“16岁时我就尝试借助字典翻译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如今我已经学了一辈子中文。只要有机会我就读中国的古诗,多年累积下来我的文言文功底相当过硬,不过学无止境嘛。”

得益于1978年10月中美签署的学术交流相关协议,安明远成为1979年至1980年首批来华留学的八名美国学生之一。

作为首批跨越中美间“桥梁”的使者,安明远自感责任重大。“当时我们就想,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使命,我也希望两国的关系能越来越好。”

在赴华的航班上,他为自己起了一个“非常中国”的名字——安明远。他选择姓氏“安”,寓意为和平、安宁。

来华后,安明远到南京大学深造。谈及当时的中国,安明远感叹说和现在比完全是两个样。“那时的火车速度慢,街上也很少有中国人能够用英语自如交谈。而现在,城际交通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在商店购物也总能遇到英语流利的人,我必须为这些改变点赞。”

“从那时起,我一路见证中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安明远说,“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大幅改善。一直以来,中国政府的目标就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从1979年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成就令人震惊。”

虽然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但在安明远看来,在文化领域,“中国一直是中国,某种程度上讲,古代哲学家推崇的基本核心原则仍在持续影响着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原则依然值得坚守,如今也完全适用。”

安明远高兴地表示,如今他见证着中国正在形成“一个更大的文化信息矩阵”。怀着促进中美文化双向交流的信念,安明远曾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地的中国专家密切合作。“我们会一起聊天,交换看法,会把遇到的问题或看到的图片发给对方,共同讨论。我想让处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彼此增进了解,这就是我的工作。”

谈到中美关系发展,安明远说:“我的观点是,在个人层面我们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坚守本职工作,尽可能地保持开放的态度,相互建立、维持坦诚的沟通。”

安明远认为,美中彼此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相互发展,而竞争之下的合作与交流更加重要。他说,1979年至1980年自己参加的中美教育交流项目就是 “一次特别有意义的经历”。

“这个项目实现了两国人才互通。我仍然和许多当时在中国以及后来到中国的外国朋友们保持着联系,大家都从中获益匪浅。这次经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把我们引向崭新、积极的人生方向。”

安明远说,他很快就要退休,但他期待今后还能有机会重返中国,在中国待上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士龙 胡友松

编辑:聂伊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