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申志华接受记者采访。
红网时刻长沙1月6日讯(记者 姚宇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一个 ‘实’字:文风朴实,内容扎实,举措务实。”1月6日,长沙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来自致公党的政协委员申志华分享着他的感受。“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数据充分展示了长沙在2019取得的成就,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在2020年的工作部署中,市委、市政府在环境、民生、高质量发展等多方面的措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申志华欣喜地表示,2019年,致公界别的一系列提案,如加强慢病防治、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合作、长沙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长沙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等建议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体现,“政府这种开放的精神、广纳言路的做法,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履职热情。”他说。
“我特别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人才政策22条’配套措施,引进海外人才100名。”申志华说,这也是今年他的提案聚焦的主题。
“长沙经济强劲,房价稳定,连续12年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近年来,长沙人才工作也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申志华说,“长沙地处中部内陆,还需要加大对海外人才资源的吸引力度。”为此,申志华从建立平台、拓宽渠道、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四方面提出了建议。
“我担任致公党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致公党作为侨党,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许多在海外留学、工作的人,其实都很迫切地想回到家乡创业发展,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和平台。”申志华建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搭建技术成果展示和项目推介平台,面向海内外定期发布长沙发展成就和支持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的柔性海外引才,尤其是对长沙市22条产业链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才。
“长沙是一座创新、包容、开放的城市,国际朋友圈遍及世界五大洲,可以利用友好城市、湘籍华人华侨团体力量等,吸纳海外人才。”申志华建议,推动长沙在海外建设创新创业园,定期举办“国际离岸创新创业峰会”“海智计划”等高端会议,通过会、展、赛、商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获取国际人才、资本、企业的畅通渠道。
重点围绕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国际猎头公司,培育海外人才中介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挖掘一批高科技项目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引进知识产权交易机构和涉外律师团队,为海外引才引智引商保驾护航。
“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申志华提到,要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医疗、子女入学、社会融入等生活保障服务。引进一批第三方服务型专业机构,为海外人才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办公环境,实现“一步到位,安家在长沙”“一趟手续,工作在长沙”“一次委托,创业在长沙”。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编辑:聂伊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