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侨为“桥” “湘”约美好——8位海外华侨来湘考察侧记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聂伊岑 2025-01-14 16:57:46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金燕

“被中国力量、中国技术和中国速度深深折服!”

“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湘籍侨胞感到很自豪!”

……

1月13日,8位海外华侨考察长沙先进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后,纷纷感慨。8位华侨此次来湘,是受邀列席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这也是大会首次邀请华侨列席。

中国技术不容小觑,中国速度令人惊叹

“一台采棉机,一天可采收500亩棉田,相当于1500人一天的手工采摘量。”1月13日上午,铁建重工展厅内,讲解员指着展板上一台设备介绍。

“这个‘大块头’,有这么大能量?”一位华侨问。

(1月13日,受邀列席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8位海外华侨,在长沙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每逢新疆丰收季,棉田如雪如浪。铁建重工研制的这台智能六行采棉机,解决了棉农人手不够的烦恼。

几年前,新西兰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陈水珍去新疆考察。途经一望无际的棉花基地,她当时心想:这么大的量,采收季怎么办?

“原来,只要能想到,‘中国制造’就能做到。”陈水珍笑着掏出手机,拍下展板上这个“大块头”。

三一集团厂区内,一批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焊接、抓举、组装……在这里,每台泵车都有自己的专属“身份证”,智能制造全过程清晰可见。

一面文化墙上,印有一栋破旧的三层红砖屋图案。这栋红砖屋,是三一集团的前身——湖南涟源茅塘特种焊接材料厂旧址。

(1月13日,受邀列席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8位海外华侨,在长沙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8位华侨在此驻足了足足10分钟,一边参观,一边热议着各自在海外的艰辛创业史。大家感叹,湖南优良的营商环境,孕育出了“世界工程机械之都”。

“这是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这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从地基施工到高层建设,都有三一重工的泵送设备参与。”讲解员指着“世界泵王”区域内的超高层建筑群,一一介绍。

“不管全球各地的地标建筑设计有多高,三一都能把混凝土泵送上去。”这句推介语引发华侨们的惊叹。

“这些世界标志性建筑,精准刻画了湖南制造的实力和自信。”墨西哥湖南总商会会长唐楚杰认为,湖南营商环境的改善,激发了华侨来湘投资的信心。

“中国技术不容小觑,中国速度令人惊叹!”老挝湖南商会名誉会长李文科认为,湖南营商环境土壤好、平台高、空间大,老挝和湖南的合作领域,一定会越来越宽。

文化+科技“软硬兼施”,湖南真行

上午11时,考察团抵达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冬日暖阳照,诗意染“山”头。车窗外,一幢幢尽显艺术感的建筑,澎湃着创新的活力。

园区内,各种硬核科技霸屏。黑白影片,经过技术加持,分秒内焕发新生;戴上VR装备,瞬间穿越至大唐,见证盛世辉煌。

(1月13日,受邀列席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8位海外华侨,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体验VR项目。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8位华侨走进沉浸式内容创新空间,开启奇妙的穿越之旅。“虽然短暂来到虚拟世界,却能真实感受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乌干达湖南商会会长郭杰感慨道。

运用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让沉寂文物“活”起来,这只是马栏山文化新业态“破圈”的一个缩影。

在一块“主播说新闻”的电视屏幕前,埃塞俄比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王剑华驻足了几分钟。他紧盯着屏幕左下角的手语主播,得知其并非真人,而是用AI手语技术虚拟的人物,感到不可思议。

“太好了!如果这个AI手语技术可以引入非洲,就能让听障患者看病无障碍。”6年前,王剑华在埃塞俄比亚创建了一家私立医院。他坚信,科技能“看见”听障者的心声,也能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

(1月13日,受邀列席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8位海外华侨,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进行考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马栏山,这名字接地气,内涵却高大上。”王剑华笑说,“山”不在高,有科技则灵。

昔日“城中村”,如今“中国V谷”,让阿联酋湖南商会会长黄天果感慨不已。“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滋养着创新创业生态,也让我看到了更好的新湖南。”黄天果直呼,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科技硬功夫,“软硬兼施”,湖南真行!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聂伊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