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本民众领略太极拳之美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以其简单流畅的招式、柔和缓慢的动作以及强身健体的功效,受到广泛欢迎。近年来,在华侨华人的努力下,太极拳迈出国门,受到许多外国民众的关注。
深入认知 内观自我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张轶蓉自6岁开始学习武术,11岁时入选省队进行专业的太极拳训练,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运动员生涯。“在大多数人都在上学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太极拳这项运动上,感觉自己缺少了作为普通学生的经历。”张轶蓉回忆。退役后,为了“寻找全新的自己”,张轶蓉选择赴日留学,曾在大阪大学的大学院攻读运动心理学。
在日留学期间,张轶蓉对太极拳及其文化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角度和解读。“在运动员时期,一心想的都是如何更好地打比赛拿冠军,而通过留学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张轶蓉说。
在张轶蓉看来,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或是赢得比赛,更是内修的过程。“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沉静下来,内观自我,对自身进行学习、认知、领悟,思考自身的价值,更好地控制、调整自我。致虚极,守静笃,提升我们的精神状态。”
融合创新 重新定义
毕业之后,张轶蓉一直在日本从事健康领域的工作,也将太极拳的教授及其文化理念的输出融入工作中。她专注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不同目的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便学生更快理解,更好入门与提高。
教学时,张轶蓉遵循“由外而内”的方法,先对学生的姿势进行调整,而后是气息,最后是内心。“如果姿势不到位,如手指或手形没有摆正,气息便难以畅通,脉络也无法打通,也就无法真正地沉静下来内观自我,难以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张轶蓉称。
此外,张轶蓉还根据特定的主题,如春天增强气力,融合太极拳动作,打造身心合一的状态。同时,她搭建同饮食、运动、睡眠的联动课程体系,让每个人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健康之道。
与传统认知上的二十四式等不同,张轶蓉传播教授的太极拳更像是一种“新派太极”,即在传统太极基础上对太极拳进行创新,与美学、哲学融合,打造新的展现方式,以突破大家对于太极拳的固有印象。
在张轶蓉的课堂上,太极拳从传统的根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变成了有活力、快乐的运动,一招一式,既优雅又能够拉伸筋骨。在课后的交流环节,常常有学生感叹:“老师教的是太极拳啊!原来太极拳还能这样展现!”
习练太极 传播文化
上学期间,张轶蓉便经常在大使馆的交流活动、学校活动及日中文化交流会上表演太极拳,每周也会义务到文化交流中心开展太极拳讲座。毕业后,张轶蓉也持续开展有关太极拳的课程及讲座,以普及太极拳文化,受到了非常多日本年轻群体的喜爱和支持。
“有一次我在日本大学里给大一的学生们上课,表演了一套太极演武。上完课后,大家都非常感兴趣,许多学生要我的联系方式,想进一步了解太极拳及其文化。”张轶蓉笑道。
张轶蓉还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课程,尝试融合西方的心灵疗愈及佛教概念进行太极拳的教学,并开展线上直播,讨论交流有关太极拳及健康方面的问题,让太极拳及其文化理念渗透更多的日本民众。“必须不断地尝试,让大家对太极拳及其文化产生兴趣,对太极拳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太极拳文化才能走得越来越远。”
未来,张轶蓉还将对太极拳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技术提高,在实践中不断精进,让更多日本民众领略太极拳的魅力。“太极拳已经成为我身体里的一部分,也会是我终生的事业,我将继续用我的方式为它作贡献。”张轶蓉说。(睿加 范晟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聂伊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