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药人才培养—— “中”味更醇“医”更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聂伊岑 2022-06-28 15:56:20
时刻新闻
—分享—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人才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6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及中医药人才工作有关情况。

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

“《意见》是首次制定的系统部署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说,高层次人才是中医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引领带动整个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当前,对标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总体依然不足,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依然缺乏。对此,《意见》从吸引、集聚、激励人才和加强平台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举措。

一是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在院士评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注重发现和推介中医药优秀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项目、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吸引、发现、造就若干站在科技发展最前沿、在中医药相关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卓越的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

二是培育壮大领军人才的队伍。继续实施领军人才计划,继续支持包括岐黄学者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创新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借以吸引行业内外包括海内外相关学科的优秀团队,来开展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联合攻关,打造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多学科的交叉创新人才。同时,还要加强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视野和胸怀培育高层次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三是打造中医药人才发展的高地,围绕着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布局建设,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中医药优势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指导推动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开展人才政策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示范区。

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激励机制

《意见》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问题始终是人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卢国慧说,《意见》从拓宽中医药机构服务的岗位、落实用人自主权、加大薪酬激励力度、完善评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探索。

其中,人才评价前端连着培养,后端连着使用和激励,意义重大。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表示,《意见》通过健全职称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以及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等方面的一些举措,来完善中医药领域的职称评价制度。

在健全职称评价体系方面,增设了中医技师的职称评审专业,加强中医技师的人才队伍建设。

在完善评价标准方面,分类建立了中医临床人才、基础人才、科研人才的评价标准。

对于临床人才,重点评价临床疗效,把诊断的准确率、治疗方案、病历分析、合理用药、诊疗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师带徒情况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

对于基础人才,重点评价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能力,把重大理论创新、重要学术专著、古典医籍挖掘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

对于科研人才,主要评价探索疾病规律,解决临床问题,用现代的科学来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能力,把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型代表作、科研成果的产出及转化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要素。

“通过对中医住院、病案的数据,以及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设置了像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特色评价指标,这样能更加准确科学地评价中医药人才。”刘冬梅说。

卢国慧表示,通过建立表彰机制,《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国家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大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倾斜力度。

在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方面,《意见》明确提出,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的时候,应当有累计一年的在县级以下或者是对口支援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

鼓励引导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上台讲课

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重视和加强中医药经典教学,是新时代中医药教育贯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核心要义。

“通过加强完善‘重经典、读经典、强师承’的中医药经典教学模式,推动中医药教学传承精华,最为核心的是要提升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说。

优化课程“重经典”。加快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的中医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课程纳入到本科、研究生教学的必修课程。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的比重,而且强调要把经典的教学融入基础临床的课程中,贯穿于中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考促学“读经典”。加强医教协同,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面推行全国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我们想在覆盖全部24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所有举办中医药教育的高校,并逐步将等级考试的结果纳入到学生学业考评体系,来引导中医药学生‘读经典、用经典’。”王启明说。

深度融合“强师承”。加快建立《意见》提出来的早跟师、早临床的学习制度,特别是鼓励引导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上台。同时也让临床医师来授经典。“经典除了在院校学习之外,还要经过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周期性、螺旋式地提升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王启明说。(熊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聂伊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