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印记|黄清喜:扶贫坚守中的平凡故事

来源:湖南省侨联 作者: 唐子洪 编辑:聂伊岑 2020-08-04 09:55:35
时刻新闻
—分享—

“他思想品德好,为人正派,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任劳任怨,不讲多话,勤恳老实,不摆架子,待人和气,纪律性强,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认真完成。”这是邵阳绥宁县黄土矿镇团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刘树华对队长黄清喜的评价。

黄清喜现为绥宁县侨联副主席候选人,中共党员,男,苗族,现年50岁。2016年5月,他担任县委统战部驻黄土矿镇团丰村帮扶工作队队员,2018年6月担任工作队队长至今。他攻坚克难,历经磨练,为实现团丰村与全县同步脱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团丰村属绥宁县黄土矿镇管辖的一个省级贫困村,辖12个村民小组,有水田面积1157亩,现有人口17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323人(其中有五保户5人)。这里的村民思想活跃,常年外出务工的有800余人。这里能人多,社情复杂,帮扶工作队到来之前,该村村支部书记一直难以产生,长时间空位。“在这里驻村帮扶要比别的村多付出几倍的努力和辛苦。”黄清喜苦笑说。

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实现贫困村退出,扶贫工作繁重,压力大。黄清喜一有空就往百姓家里走,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经常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在加强干群联系上下足功夫。在他所走访的贫困户中,虽然并没有给老百姓带去多少财富,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故事,但在油盐柴米与鸡毛蒜皮中,却服务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期盼。

有一位贫困户老人,现年69岁,其儿媳妇因家里穷,2012年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其儿子现年40岁,2016年7月在浙江打工时发生车祸,被撞断了一条腿,给老人心理上造成了极大伤害,现在一直在外面流浪,家也不回了。老人的孙女12岁了,在上小学六年级,生活的重担全落在老人身上,每到开学之时,老人就为其孙女的学习费用发愁,四处借钱。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黄清喜得知此事,认为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下决心帮助他们。黄清喜就在自己曾经读的学校同学群里发出了捐款倡议书,很快就为老人的孙女筹集到了2000元善款。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精准扶贫路上,黄清喜对待困难群众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格外用心用情。还有一位87岁的贫困户老人,他大儿子肢体二级残,生活不能自理,靠大儿媳妇照顾;小儿子至今未娶亲,在外流浪,对家不闻不问。老人单独一个人生活,还患有严重的前列腺肥大等病痛,一到晩上八九点就排不出小便。每当这时候,黄清喜和村干部就一起开车送老人到镇上医院做疏尿手续,排出小便后再送回家。黄清喜返回住处时已是深夜,但他还要继续加班对全村贫困户的一户一袋、一户一档等资料进行填写、整理。

在黄清喜的记事本上记载着,“……4月6号,找四组的贫困户买了两只鸭,12元一斤;6月5号,找六组的贫困户买了一只鸭12元一斤。每月要找某某贫困户买鸡蛋30个,1元5角一个。……”尽管数额不是很大,但他尽己所能,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购买贫困户的土鸡、鸡蛋、腊肉、蔬菜等产品。

驻村以来,在黄清喜和驻村队员、村支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村支两委换届、贫困户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扶贫基础资料的完善;通过充分调研,开展好了易地扶贫搬迁,抓好了小额基础设施、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安全饮水巩固提高、道路水毁恢复和窄改宽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他和村民的关系从陌生到熟悉,从生疏到亲近,双方之间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地增进。现在他走在村里,碰到村民,大家都会亲热地叫他一声“黄队长”。今年,他又帮助村支两委建设了一个黄桃基地50亩,发展三边种植油茶12000株,耗资3万元修筑水渠150米,耗资3万元建造一座拱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增收。

这就是黄清喜,一个侨联干部在扶贫路上践初心,也许在大家看来太过平凡,但是,对于他而言,这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历练。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带动该村98户319人实现稳定脱贫,团丰村在2018年12月实现贫困村退出。但脱贫不脱帮,黄清喜继续在扶贫路上播撒青春,勇敢前行。

图片8.jpg

黄清喜同志走访慰问贫困户。

图片9.jpg

黄清喜同志与村干部一起帮助贫困户插秧田。

来源:湖南省侨联

作者: 唐子洪

编辑:聂伊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