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旅英舞蹈家周航宇:希望中国舞蹈艺术在英国全民普及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雪 编辑:聂伊岑 2019-12-17 08:45:36
时刻新闻
—分享—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12日,由英中表演艺术舞蹈学院主办的第一届“丝路舞蹈节”在Artsdepot Theatre献上了一场舞蹈盛宴。舞台上汇集了芭蕾的挺拔优雅、现代舞的自由随性、民间舞的奔放热烈和古典舞的内敛柔软。这些舞蹈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是一次打破舞蹈界限和文化界限的有趣试验,而这个试验的发起者正是英中表演艺术舞蹈学院院长、旅英舞蹈家周航宇。

“吃亏”的高个子舞者

周航宇的身上有很多种身份,但都和舞蹈不可分割。

和很多舞蹈人一样,周航宇选择以舞蹈为志业最先是受到兴趣的指引。“我妈说,我的小时候走到街上一听到音乐就动起来,停不下来的那种。我妈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唱歌跳舞的都有,其他的班我都不太想去,就只去跳舞班。”周航宇说。

由于家人没有从事舞蹈行业的,舞蹈老师的引领对于儿时的周航宇来说十分重要。在启蒙老师的推荐下,她9岁那年去中央民族大学进修了一年。在那里,周航宇又遇见了自己的伯乐、民族民间舞老师茨仁桑姆:“她对我非常关心,极力推荐我去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简称“军艺”)。”

12岁那年,周航宇成功考入军艺,开始了专业的舞蹈学习。据她回忆,在军艺学习的日子强度很高,十分辛苦。“那时候每天早上六点起来跑步和练早功,中间吃口饭,八点开始正式上课,一直到晚上五点半,时间很紧张。”不过,周航宇却没有叫苦,真正让她苦恼的是她1米8的傲人身高。

和周航宇的访谈是在一家有些拥挤的咖啡馆里进行的,但周航宇高挑的身材让记者一眼在人群里发现了她。

“我从小就比同龄人的个头高,15岁就长到1米7了。我妈妈当时带我测骨龄,医生说测不出来。”周航宇笑道。

然而,身高并未给周航宇带来优势,反而让她成为舞蹈队里最“不合群”的那个人。“那个时候只要是排集体舞,或者参加舞蹈比赛,我的身高总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因为跳集体舞的时候必须要整齐,那么老师就会很纠结。”在周航宇看来,她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拼命练习成为领舞,要么接受淘汰的命运:“要知道在你十几岁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去参加演出,但是你却参加不了,心里真的会非常难过。”为了能参加演出,周航宇每天晚上延长练晚功的时间,拼命地训练。也许正是这样一段经历,让周航宇收获了超出一般人的自律和韧劲,为她今后精彩的人生打下了基础。

爱折腾的人生免不了“三进三出”

“可能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我的经历比较波折,不是一直考学,而是毕业了就工作,工作了再读书,反反复复。”谈起自己的经历,周航宇笑着说。

从军艺毕业以后,周航宇被分配到了二炮文工团,成为了一个文艺兵,每天下部队演出,工作虽然辛苦却也十分安逸。然而,17岁的周航宇却认为自己“看不到未来”,想要出去闯荡。

她根据自己的身材条件、协调性,听从了军艺老师的建议,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表演与教育合一专业。

备考过程是异常的艰辛。对周航宇来说,复习备考的三个月几乎就和长征一样,每天要从北京的最北端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到西三环补习文化课,几乎跨越了整个北京城。由于那时的她还未从二炮文工团辞职,要一边补习一边参加团里的排练,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自己消化考点,只能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站着看书。尽管如此,周航宇坦言那段时间很充实:“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你心里一直有个愿望,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不觉得很辛苦了。”

大学毕业后,周航宇因考研英语的几分之差没能考上研究生,阴差阳错去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工作期间,周航宇也没能闲着,而是和4个同事一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一档选修节目,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这为她们带来了更多成名的机会。

其实,周航宇的心里正在萌生一个新的想法,她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出国读书。

参加《星光大道》的那阵子,周航宇已经在团里工作了五年了,参演过《孔子》、《采薇》、《嫦娥奔月》等众多大型舞剧的首演,不安于现状的性格让她想再一次逃离按部就班的生活,这一次她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当时身边有很多人都出国了,挺羡慕的,也想出国看看除了中国以外还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对于曾经考研英语的失利,周航宇一直耿耿于怀,她也直言,选择出国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想挑战自己的弱项,证明自己。

“因为英语,我没有考上第一个研究生,又回到团里,我这辈子难道就被英语卡死了吗?所以我就想试一下、拼一把吧。”周航宇说。再一次地,周航宇开启了疯狂备考模式。在后台的时候,别人在化妆,她就偷偷开始学英语,终于在补习了两个月后考到了雅思最低分,拿到了英国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Roehampton)全英第一舞蹈研究专业的offer。

从二炮文工团到北京舞蹈学院、再到中国歌剧舞剧院、最后到英国罗汉普顿大学,周航宇承认,自己“三进三出”的经历和骨子里的“不安分”有着很大的关系。“总是觉得少了点东西,自己不够充实吧,总想向上走,不想原地踏步,想要有一种充实感。”周航宇说,“内心和思想上充实很重要的,有了那种充实感,外表上再怎么辛苦都不觉得辛苦。”在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官网上,周航宇的个人档案里有这样一句座右铭: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正是这样一种不安于现状、想要登高望远的心态,最终将周航宇推向了广阔的世界。

英国留学是挑战也是重塑

然而,初到英国的周航宇并没有过上她想象中的生活,她在采访中直呼:“一切和国内非常不同,各方面非常难!”有限的英语水平、完全陌生的社会环境以及纯理论的课程内容都让周航宇措手不及,倍感吃力。“我当时是想往编导和表演这方面去实践,但课程方面全部是理论,什么舞蹈哲学,他们说的哲学家的名字我完全没有听过!”周航宇说。在回忆起英国读研的那段往事时,她笑着说,自己前半年都没有出过学校,一直在学校图书馆里呆着。

“压力太大了,一个星期要交一篇3000字的论文,毕业论文要写2万字。当时有点后悔,还想过要不要回国!”她说道。

在周航宇的努力下,她走出了最初那段痛苦与混乱的时光,逐渐地找到了熟悉的感觉,适应了英国的学习与生活。现在回望那样的一段经历,周航宇觉得受益匪浅,不仅英语水平突飞猛进,而且自己传播中国舞的工作也受到了很大启发。

周航宇说,自己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从事古典舞的舞蹈教学工作。在讲《渔光曲》的旗袍舞时,她会告诉学员们,民国时期的上海女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体型和动作。又比如在介绍汉代舞时,她会结合“汉代翘袖折腰为美”的审美标准,解释汉风舞偏爱鼓上舞的原因。周航宇说:“我在大学古典舞系学的是舞蹈教育与表演,更多是教别人怎么去跳舞,是肢体上的东西,如何将舞蹈与风俗人情及社会文化联系到一起去讲解是我之前缺乏的。硕士学到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比如说你在教小孩和成人的时候,你不能只说手在哪胳膊在哪,背景和文化要带进去,他们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希望中国舞蹈艺术在英国全民普及”

周航宇创办英中表演艺术舞蹈学院的想法始于硕士的找工作经历。她说:“当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发现找不到对口的工作,特别是在伦敦。教芭蕾、现代舞的很多,但教中国古典舞的没有。”一开始,周航宇和伦敦的汉风协会合作,担任他们舞蹈队的总监。时间一长,学习舞蹈的人越来越多了,周航宇决定自立门户,在英国彻彻底底地推广中国舞。

2017年5月,周航宇在伦敦注册了英中表演艺术舞蹈学院(UK China Performing Arts Dance Academy),以舞蹈教学为主。为了保证教学的专业性,课程涉及古典舞基本功、身韵课、剧目课,完全是按照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学大纲展开的,而具体的课程内容则由周航宇和其他几位老师共同编写。

周航宇说,在运营英国表演艺术学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完全是自己摸索,边走边学,不仅要学习如何管理学员,还要学会如何管理团队。“原先我一个人当老师的时候,我要学会怎么管理学生,让学生觉得你专业、有说服力,感受到地道的中国文化氛围。那现在我们的团队又增加了好几个老师,如何管理和培训老师,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周航宇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英中表演艺术舞蹈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好评如潮。“最骄傲的是学生的反馈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听到一个学生说我教的不好、不专业,或者不想学了。”周航宇说。

据周航宇介绍,英中表演艺术舞蹈学院的舞蹈班中目前以在英华人居多,当然还有留学生群体,甚至吸引了当地的英国人或欧洲人,每个舞蹈班里总会有一两个。除此以外,周航宇还在伦敦当地的社区工作坊推广中国舞。谈起这一点,周航宇有些无奈:“我接触的很多英国人倒没有很排斥(中国舞),但是当你教授一些基本步伐、手位和身段时,他们觉得很新奇,但是可以看得出他们对中国的舞蹈几乎一无所知。相比之下,印度舞、瑜伽、弗拉明戈对他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这其实挺可怕的。”不过,周航宇对推广中国舞还是很有信心的:“英国人或者欧洲人总的来说还是挺open的,愿意接纳任何的文化。”

作为惯例,英中表演艺术舞蹈学院每年都有学员的汇报演出,会邀请朋友们前来观看。今年(2019年),周航宇决定打破学校内部的界限,将汇报演出面向全社会,还增加了以体验课为形式的工作坊,第一届“丝路舞蹈节”就这样诞生了。对此,周航宇还不满足:“明年我希望可以邀请到其他学校的舞蹈社来一起参加,如果资金充足,甚至可以把节日扩展成两天。要想推广一种文化,光靠我们学校是肯定不行的,需要动员周围的人一起来做这个事。我希望让我们的中国舞蹈艺术可以在英国做到全民普及。”(张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雪

编辑:聂伊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侨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