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硅谷华人精英投身乡村教育:“后半生和农村孩子在一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冉文娟 编辑:聂伊岑 2018-11-12 10:02:17
时刻新闻
—分享—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以55岁为界,丁永庆的人生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段。

抗战胜利之年生于重庆,幼年赴台,后赴美求学,一路打拼成为跨国公司副总裁,人生中的前55年,丁永庆是华人中的佼佼者、意气风发的硅谷精英。55岁那年,他从严肃的谈判桌、忙碌的生意场中转身,一头扎进了中国偏远农村,为孩子们修葺校舍、捐赠教具、培训教师……

“乡村教育”成为丁永庆人生后半场的关键词。2002年,丁永庆无偿加入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从义工到基金会理事长,他和同仁们致力于改善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条件,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16年间,他不仅付出了时间和金钱,更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责任。

“当我们走向生命尽头的那一天,反问自己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时,绝对不是做到某个级别的职位或是挣了多少钱,而是有意义的经历。”这是丁永庆投身公益事业的“初心”。而将精力放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不仅因为“身体里流着炎黄子孙的血液”,更因为“孩子代表着未来,若农村孩子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中国的未来也会受到影响”。

2004年,丁永庆首次到中国农村访校。在辽宁铁岭一所乡村小学,校长一双粗糙开裂的手让他难忘。“老师们上完课还必须下地干农活,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守岗位,让我非常感动。”为了招待客人,校长特意宰杀了自家养的鸡,这顿饭的滋味丁永庆记忆犹新,此行也更坚定了他投身乡村教育的决心。

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改善乡村学校教学环境、推动城乡教育公平却并非易事。丁永庆向记者介绍,欣欣教育基金会专注于乡村小规模学校,配合相关部门协力改善其校舍条件,并开展师资培训、互联网教学、图书计划等项目,努力让乡村小学从“小而弱”变得“小而美”。

“最初我们将重点放在改善学校硬件设施上,但目前我们更注重软件投入”,丁永庆告诉记者,随着中国政府对乡村教育愈加重视,乡村小学的硬件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但乡村小学在师资力量、信息化教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现在学校也许不缺电脑、电子琴等设施,但能教孩子们的老师非常缺乏。”

为此,欣欣教育基金会自2004年起启动教师培训计划,与国内高校合作对乡村教师进行英语、计算机等专项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2014年,基金会开启农村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提升农村小学校长领导力和竞争力,推动农村教育创新。最近几年,基金会还开发了中美学生互动交流项目。

“如果给农村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我相信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具有同样的学习能力。”丁永庆说,基金会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倾注大量精力,目的是希望利用电脑和互联网,让农村孩子看到大山之外更广阔的世界,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我们希望有更多农村孩子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入高中、大学,他们的人生也将有更多的可能。”

成立21年来,欣欣教育基金会已在中国偏远地区修葺了346所欣欣小学,两千多名乡村教师和校长受到培训,超过40万孩子从中受益。一些曾在欣欣小学念书的孩子长大后,又回到学校握起了教鞭,欣欣精神在一代代传承。

“教育绝不是蜻蜓点水,而是需要持续投入,长期关注。”丁永庆表示,会持续关注每一所进入欣欣系统的学校,“这些学校都是我们的孩子,要负责养大”。

令丁永庆欣慰的是,虽然欣欣教育基金会是无偿义工组织,但经过三代美国爱心华人接力,基金会有着严谨的组织构架和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义工团队,整个团队充满活力。“欣欣秉持着长期、持续、关怀、传承的精神,继续耕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说。

也正因为在乡村教育领域做出的贡献,欣欣教育基金会今年被中国民政部授予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尽管家在美国,丁永庆每年约有半年时间在中国农村访校。年逾古稀的他热忱不减:“乡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会止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冉文娟

编辑:聂伊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侨频道首页